6月27日的晚上8点,82岁的周老伯独自出现在杭州龙翔桥地铁站的站台,周围游人穿梭如织,他这边走走,那边晃晃,既不乘车,也不出站,左手拎着把伞,一直来回转悠。
很快,他被地铁工作人员注意到,并联系了民警陈斌和辅警胡镇涛,请他们来帮忙。
民警请老伯到警务站里休息,问了半天,老人支支吾吾,自身情况都说不上来,民警只知道姓周,杭州人。
那么,周老伯身上会不会携带身份证件,或者子女的联系方式呢?民警问周老伯,可老人家全身上下翻了个遍,除了些现金外,什么证件都没带,只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。
民警一看,差点“昏倒”。那是一张电费缴费单,而且地址信息都不全。
陈斌是一位老民警,经验丰富,很快想出了新办法。他注意到催缴单上写明辖区和街道,于是赶紧联系三墩派出所。派出所的同志很热心,通过社区民警联系到社区的社工和物业,总算历经曲折要来了一通电话,说是周老伯的紧急联系人。
过了好一会,电话打来,“紧急联系人”赶到了龙翔桥地铁站。
民警走出去迎接,吓了一跳。眼前这位六十多岁的大叔姓郑,竟然不是周老伯的家属,也并非社区工作人员,而是老伯的邻居!
周老伯看到老郑走进来,笑了笑,感到不好意思。“我原先想坐的公交车停运,糊里糊涂来到地铁龙翔桥站……”
老郑向大家解释,周老伯今年82岁,平时很少坐地铁,他一下子跑这么远,就搞糊涂了。他还补充说,周老伯家里无儿无女,独自生活。“我们住三墩那边的回迁小区,我住一楼,他住四楼。他平时都不太出来的,偶尔会出去走走,但没想到跑这么远!”
陈斌对眼前这位老郑很感兴趣。邻居还隔了两层楼,你怎么就做起了大伯的紧急联系人?
老郑回答说:“我们认识几十年了,他除了身体还好,日子过得不容易的。我们几个老邻居能帮一把是一把。” 无缝钢管
说了没一会,老郑和周老伯起身告辞。老郑的儿子还在外面的车里等候,陈斌把两人送到延安路,叮嘱小伙子把车开稳些。临上车前,周大伯还对着民警鞠躬,表达谢意。
后来,记者也联系上了老郑,把民警没聊完的故事讲下去。老郑刚退休没几年,和周老伯都是三墩本地人。“我们原先都是一个村的,后来老房子拆迁,就一起搬到了现在这个小区。”
老郑回忆了那晚的经过。他突然接到小区物业打来的电话,说“周师傅跑到龙翔桥去了”,赶紧让儿子开车送他过去。
周师傅说,其实那天他已经感觉到周师傅不在家里,入夜了,他家里灯也没亮。 南京高淳新闻网
“他一般都不太会跑那么远,平时我们几个老邻居照顾照顾他。以前他也出门过,两天没回家,最后还是三墩派出所的警察把他送回来。后来社区为他安排了紧急联系人,我也就自告奋勇报了名。”
老郑叹了口气,周师傅年纪大了,记性比前几年差了很多,虽说还能照顾自己,但就怕出啥意外。“后来我们建议小区为老周准备中餐、晚餐,让他出点钱,每天到点了就去取餐。这样好在哪里呢?我们几个碰到保安都会问一问,周师傅今天来拿菜了没?来拿了,说明人就在。如果连续几餐没来拿,那我们也要留个心眼。”老郑说,“毕竟认识几十年,老邻居跟家人一样,总是希望能平平安安。”